RSS
Tags
就业信息网
网站首页 > 通知公告 > 详情

致全省高校毕业生的一封信

发布时间:2024-12-30 17:00:00  作者:本站编辑  来源:本站原创  浏览次数: 分享

致全省高校毕业生的一封信 

广大高校毕业生:

当前,高校毕业生正值就业择业关键阶段,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招聘的幌子挖 “坑”设“阱”,诈骗钱财、盗用信息、诱导犯罪等现象时有发生,严重损害毕 业生就业权益。吉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提示,保护好自身安全和合 法权益,在求职过程中一定要增强“三个意识”,严防“三类陷阱”。 

筑牢防线,增强三个意识 

增强风险防范意识。积极参加学校及相关部门组织的就业指导和安全教育活 动,增强识别就业“陷阱”和违法违规行为的意识与能力,不走所谓的“求职捷 径”,警惕潜在的“高薪骗局”。 

增强信息安全意识。通过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、高校就业网站等国家有 关部门、地方和高校的校园招聘等正规途径获取就业信息,多渠道甄别,不盲目 轻信;不随意打开陌生网址链接,谨慎对待索要敏感信息、扣留证明原件等行为。 

增强依法维权意识。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,主动了解学习求职就业有关 法律知识,防止跌入各类求职陷阱。在应聘和工作过程中,要时刻保持警惕,确 保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。 

②提高警惕,严防三类陷阱 

严防非法职业中介陷阱。不要轻信资质有问题或以“轻松拿高薪”“升职加 薪快”为诱饵招聘的“黑中介”,要选择诚信可靠、经营规范的服务机构。不要 轻信口头承诺,一定要确认相关内容属实再签订正式服务协议。一旦遇到非法中介,应及时投诉举报,拒绝支付相关费用。 

严防招聘收费陷阱。不要轻信以招聘为名变相收取各类费用的行为,如押金、 保证金、办证费等。要了解《劳动合同法》相关规定,拒绝用人单位以各种理由 要求租用、购买各类工作设备或交款、贷款;拒绝经付费培训才可录用、包就业 等任何付费工作。 

严防招聘诈骗陷阱。要擦亮识别骗局的“慧眼”,掌握防范陷阱的“招数”, 遇到“熟人有偿内推”“高薪诱惑”“躺平赚钱”等招聘信息和“阴阳合同”“不 合理合同”等。一定要提高警惕,提高法律意识,谨防个人信息泄露,谨慎签订 劳动合同,避免“踩雷”“掉坑”。 遇到相关问题要保持冷静,头脑清醒,及时向学校就业部门反映情况。如遇 劳工纠纷,要提前收集关键证据,如劳动合同、工牌、工资流水等,以备出现纠 纷时能够及时提供,可拨打12333热线电话进行政策咨询或投诉或向当地劳动监 察部门反映相关情况。


 吉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